人民政协报:理性看垄断 合理反垄断

发布时间:2012-03-12 浏览量:2974 来源:国资委网站 字号:[ ]

        一提起企业垄断自然想到大公司的市场独占和控制,再愤世嫉俗一点,就认为与公平竞争原则相违背,一概反之。但是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有它存在的理由及价值,企业垄断也不例外。


  目前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垄断有三种情况:第一种,对一些自然资源和稀有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如石油,还有投资巨大但是回报时间很长的行业如交通和尖端科技,只有少数大型企业能够承受得起,这样就形成了自然垄断。第二种,一些企业凭借政府的市场准入规定而享有生产经营特权,这样就形成了行政垄断。第三种,各个企业都参与到竞争之中,但几个竞争回合下来优胜劣汰,不行的企业退出市场,好的企业做大做强,这样就形成了经济垄断。

 实际上,市场经济中出现经济垄断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国内竞争必然走向国内垄断,国内垄断参与全球竞争必然走向跨国垄断。西方国家已经完成了分散资本竞争→资本集中和集聚→资本垄断的全过程。放眼望世界,绝大多数重要产业都被少数跨国垄断企业瓜分完毕,竞争是在几个垄断寡头之间展开。留给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只是这些跨国垄断企业的配套企业或打算退出的产业,即使有个别企业跻身世界百强,也不完全凭借经济垄断。这就是当今世界冷酷的现实。


  企业垄断带给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如果企业仅仅凭借行政垄断优势发展,久而久之,企业本身会失去发展内驱力,企业为社会所提供的财富会减少,消费者从中享受的产品和服务也减少。所以,行政垄断是在市场经济中最不得人心的。但是反行政垄断的关键是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行政审批权限。但行政垄断又不可能彻底退出,因为作为对过度竞争和无序竞争的防范措施之一,各个国家都保留了一定的行政垄断权限。


  另一方面,如果企业凭借经济垄断优势发展,久而久之,也会带来因竞争不足而产生的问题。但是,成熟的大型垄断公司在全球化竞争压力下也在寻找出路以实现百年老店的基业长青,比如保持科技和管理创新等。垄断与竞争是一个辩证的关系,竞争会走向垄断但不会消灭竞争。目前从全球化角度看,我国企业经济垄断远远不够,在这方面盲目反垄断会耽误了经济崛起进程。


  对于企业自然垄断,是需不需要而不是反不反的问题。因为许多自然垄断企业两极分化,有的亏损如城市公用企业,有的盈利如基础电信通讯企业。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自然垄断的形成绝大多数是基于非经济因素,无论亏损和盈利,都带有政策性和技术性含义。因此反自然垄断实际上是转向公共政策的讨论:有无必要通过提供廉价城市公共服务来满足大多数居民基本需求?或者制定一个有区别的政策,比如让国企主要承担微利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其他企业去开发高利的商住房和商地产?此外由于技术改进,以前不能放开竞争的领域可以放开,自然垄断的技术基础不复存在。我国在自然垄断方面其实做得还不够,比如稀土资源开采长期处于无序竞争状态,致使严重后果暴露后才采取垄断性措施。


  这样看待垄断就有了基本判断:第一,坚持理性态度,不是对垄断行为一概反对。毕竟中国大企业做大做强刚刚取得一点成效,企业走出去参与全球化竞争还需要加强自身实力。第二,不能将反垄断变成专反国企,变成一次对国有企业围攻喧嚣。保留和发展在一些国计民生重要领域的国有企业,与保护和发展民营企业更为重要。第三,反垄断从清理有碍于竞争的行政垄断规制开始,而不是启动旨在稀释国有资本的资本重组运动。上世纪90年代大规模非国有化浪潮的负面教训需要牢记。第四,不应当将反垄断的话语权和政策制定权完全交给社会媒体,而应当依靠法定的专业机构推进。

 

  (本文章摘自2012年3月4日《人民政协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