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国庆75周年!【大国利器】之解锁风味中国的菌种宝库

发布时间:2024-09-20 浏览量:367 来源: 字号:[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保利集团始终秉持“保国利民 追求卓越”初心使命,在通讯技术、材料研发、装备制造、工艺创新等领域不断发力,打造出一大批领跑全球的重大成果,服务国家战略,助力各行各业高质量发展。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保利集团推出【大国利器】专栏,回顾保利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各项突破与成果,分享宝贵奋斗经验,展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光明前景。


““酒里的糖与氨基酸继续产生美拉德反应,最终形成温润的琥珀色。”“菌丝冒出脑袋,似花蕊绽放,一夜之间已然春色满园。”在纪录片《中国酿造》中,藏龙卧虎的微生物江湖是人间风味的重要来源。不止饮食,数以万计的微生物菌种广泛应用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中国食品院,则是微生物菌种“宝库”的传承人和守护者。“

打开酿造微生物的历史大门

生物产业是世界科技竞争的热点领域、各国争相布局的战略制高点,作为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微生物菌种对于人类健康、传统工业升级、生态保护等各领域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中国微生物菌种的研究、应用事业,离不开保利中轻下属中国食品院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ICC)投入的无数心血。

1930年7月,CICC的前身——中央工业试验所化学组酿造研究室在南京成立,成为我国最早、首个唯一的工业微生物发酵研究机构。受时代与技术水平限制,当时的工作条件相当简陋,没有冰箱、更没有空调,只有在密闭的无菌间的酒精灯下进行操作,菌种保藏只能采用基础的斜面传代保藏维持,放置于室温。

尽管如此,研究院为当时的工业酒精生产、酱油工艺改良、菌种分离与保藏等方面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为我国传统酿造技术、酿造微生物学、工业发酵技术的开拓与发展奠基了坚实的基础。时至今日,仍有100多株当时保留的珍贵菌种,静静诉说着我国近代酿造微生物研究的历史记忆。

争当生物技术赛道的种子选手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工业试验所化学组酿造研究室历经多次调整变更,直到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全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工业微生物中心正式成立。也是从此开始,CICC一面聚焦中国,为国内微生物菌种事业立梁架柱,贡献力量;一面接轨国际,不断提出世界微生物研究的“中国方案”。

2013年,一项建立“探寻中国传统风味”的研究工作正式启动。此后多年来,项目团队走访全国10余个省市,采集发酵食品样本数百个,筛选出近千株有产业价值的菌种,最终在国内首次发布了《中国传统发酵食品用微生物菌种名单》。在此基础上,团队还建立了我国首个传统发酵食品用微生物菌种资源库,为承载中华文明饮食文化的传统菌种留下了“花名册”。

面向世界,由CICC打造的标准菌株研究与开发应用技术平台,建立了系统完善的标准菌株产品线,拥有标准菌株、工作菌株、质控样品、定制加工等四大类260余种特征典型、可溯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菌株,成为我国首家通过国际标准认可的国家菌种资源机构。多年来,CICC不断推动更多菌株进入世界微生物数据中心(WDCM)标准菌株列表,在世界舞台发出了“中国声音”。

锚定国家重大战略前沿方向

历经岁月沉淀,CICC已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历史最悠久、最具特色的国家菌种资源库之一,收集保藏包括我国传统发酵食品生产菌种、现代工业发酵产品菌种、益生菌等特色资源达1.4万余株,为我国食品行业开拓更大发展空间。

而在更大的赛道上,中国食品院正持续发力,加快食品合成生物学等战略性新兴领域科技创新与产业布局,建立全链条生物制造创新平台体系,为培育我国生物制造等战新产业新质生产力提供有效支撑。

探寻烟火人间背后的科学大厦,显微新质未来中的生物奥秘,这是保利人的征途!

上一篇:
下一篇: